01.关注院校艺术类招生简章的出台
艺术类院校招生是由各个学校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30+18”院校,其考试内容和时间是由学校自主决定的,专业考试的分数线由学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确定。应该说,艺术类招生在给了学校招生自由的同时,也为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每年12月-1月都是招生简章发布高峰,学校会在校考报名前公布招生简章,明确提出具体的报名时间和报名办法,考生可以根据招生简章所提供的报考信息自行选择在简章中指定网络报名通道进行报名。
02.选择校考学校要拉开档次
在参加艺术类校考前,考生和家长要对参考学校属于哪一批次心中有数。艺术类报考分三个批次(艺术类名校、综合类院校、民办/独立学院),考生家长最好根据考生实力在每个档次选择一到两所学校参加考试。
有考生家长说,以她的经验,每参加一所学校的考试都要做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从准备考生参考题目到一路上的衣食住行都得全盘考虑。
如果报的学校太多,不仅增加不少家庭开支,也牺牲了孩子宝贵的文化课复习时间,更主要的是即便拿到全部参考学校的加试合格证,到填报志愿时也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起作用。
03.报考艺术类要考虑家庭经济情况
国家计委调整了艺术类院校学费标准,其中规定根据艺术院校生均培养成本,并考虑学生承受能力,将学费标准由目前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调整为最高不超过10000元。
在规定幅度内,培养成本和就业后收入较高的表演、导演、摄影、指挥、美术等专业的学费标准可从高确定;需要国家重点扶植的专业和培养成本相对较低的理论、教育等专业的学费标准应从低确定。具体学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主管部门根据各艺术院校不同专业的培养成本、生源情况及学生承受能力等提出意见。
04.艺术类专业的概念更宽泛,选择更多
一提艺术类,许多家长和考生的第一反应就是音乐和美术,实际上目前艺术类的概念要更宽泛一些,目前艺术类高校一些专业设置趋向综合化,而综合类高校设置了一些艺术类专业。
所以报考艺术类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要把目光仅仅局限在艺术院校的纯艺术专业上,在看待艺术类时概念不要太狭。
所以考生在报考专业的时候,可以结合招生简章及专业介绍,做出更多、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05.考生成绩不同报法不同,结合自己的文化课进行报考
艺术学校一般要参加两次考试:一次是文化课考试,一次是专业课考试。但考生要注意的细节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有时对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要求不同,所以考生要根据自己成绩报考不同专业。
考生应根据不同的录取规则,衡量自己这两次考试的成绩来考虑如何填报自己的志愿。如果专业成绩较好的考生应选报专业分占比例较大的学校或专业,而文化成绩强势而专业成绩弱势的考生选报文化成绩占比例较大的学校或专业,这样在计算总分时才会有扬长避短的效果。
因为有的专业要求是在文化课成绩达到分数线的考生中按照专业课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有的专业则采用在专业课成绩合格后按照文化课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有的专业采取将文化课成绩、专业课成绩各自乘以不同的系数后再累计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其中既有注重文化课成绩的,也有注重专业课成绩的)。
校考误区
1.校考容易过,临时突击一两周就好了
很多家长会让孩子联考结束后返校复习文化课,然后等快校考了再突击一下。
其实这样不但文化课学不好,校考也没有抓住备考的黄金时间,校考自然很难拿到合格证,最后导致两头都没有抓好。
2.校考不用考,按照统考录取二本算了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综合类院校院校开始承认省统考成绩,但是不代表只要同考过了本科线就一定可以录上院校。很多院校的录取是根据综合分录取,其中文化高手遍地都是,这种统考大圈相比校考小圈竞争更为激烈。
3.校考考得越多越好
我们经常看到媒体报道某某艺术生全国各地校考,报考20多所学校,认为考得多,“中奖”的概率就越大。
校考不是买彩票,以美术类专业为例,校考考的都是基本绘画的能力,如果每天都在忙考试,哪还有时间去训练你的基本功,不训练,参加考试再多,不是和考一所是一样的吗?
报考艺术类院校还是要根据自己实力定位择校,不能盲目报考。
4.校考就是花钱找关系买证
现在国家对考试、大学招生管理越来越严格,从命题、考试、评卷、录取最后进入大学的复查等都有非常严格的管理措施,几乎很少有人能够通过所谓的“关系”和金钱买到合格证。
做好这6点校考会少走很多弯路
对要校考的学生而言,要明确知道所要报考院校的详细信息,仔细阅读简章是必不可少的,以下六点是报考前必须从简章中提炼出的信息,大家在分析简章的时候可以着重关注。
1.确定报考条件
艺术生是否有资格报考某一所高校,首先要从该校的招生简章中查询信息,比如有的学校会对统(联)考成绩有要求,有的专业会对身高有要求等。
2.确定招生省份及计划
3.确定专业课和文化课分数线
4.确定考试时间、地点和报名方式
5.确定考试内容
6.确定院校录取原则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